latest News

 

醫生呀,我女兒每次天氣一熱就開始癢起來,尤其是手彎腳彎的地方,才一個晚上沒開冷氣睡覺,皮膚就整個發紅起來。

醫生,我很喜歡游泳,可是媽媽不准我游泳,因為游泳池水中的氯氣會刺激皮膚。

醫生,我都不敢穿裙子出門,因為我的腿像恐龍皮一樣,有時還會發紅、流湯流水。

醫生,你可不可以幫我開診斷證明?因為我的臉每次曬過太陽之後就整臉發紅發癢,我向老師要求不要參加朝會或體育課,老師卻認為我是故意逃避。

異位性皮膚炎在夏天的影響

1. 高溫和汗水刺激:

夏天的高溫和流汗容易使皮膚發癢,汗液中的鹽分和化學物質更會刺激皮膚,加劇異位性皮膚炎的症狀。

2. 紫外線傷害:

過強的紫外線會對皮膚造成損傷,增加皮膚發炎的風險。

3. 過敏原活躍:

濕熱的環境容易滋生塵蟎和黴菌等過敏原,進一步引發皮膚過敏。

4. 皮膚乾燥:

長時間待在冷氣房可能使皮膚過於乾燥,加劇搔癢感。

夏天異位性皮膚炎的照護

1. 保持涼爽:

盡量待在冷氣房,避免長時間暴露在陽光下,如需外出,應做好防曬措施。

2. 適度運動:

運動後應立即沖澡,將汗水洗淨,避免汗水停留在皮膚上。

3. 加強保濕:

選擇質地清爽的乳液,洗澡後立即塗抹,保持皮膚濕潤。

4. 溫和清潔:

避免使用刺激性沐浴用品,可選擇溫和的胺基酸界面活性劑。

5. 避免抓癢:

抓癢會使皮膚受損,形成惡性循環,應尋求醫師協助,使用止癢藥物或乳液。

6. 飲食注意:

避免食用可能引起過敏的食物,如花生、蛋、蝦等。

7. 環境清潔:

定期清潔寢具,減少塵蟎和過敏原。

8. 就醫諮詢:

若症狀嚴重,應尋求皮膚科醫師的協助,由專業醫師判斷最合適的治療方式。

居住環境應保持空氣流通,避免在悶熱的空間中工作、上課或從事休閒活動,可以用冷氣空調來降低室內溫度,但溫度不用調太低,只要維持27-28℃即可,再搭配使用電扇以增加空氣對流並提升冷房效果,如此可以省電一些。須注意的是,冷氣空調的結果會使得室內空氣較為乾燥,此時又必須適時地使用一些保濕乳液,以免皮膚過度乾燥。基本上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皮膚的保濕功能要比正常人差,所以每天擦抹保濕霜可以說是日常功課,也是預防皮膚炎惡化的最佳法寶,然而許多歐美進口的保濕乳液是針對當地較為乾燥的氣候所設計的,在台灣夏天使用往往會太油膩,反而造成皮膚發癢,因此需慎選較為清爽的保濕乳液來使用。

PROCESS

訂做流程